国际焊接学会(IIW)第71届年会在巴厘岛召开

发布时间:2018-07-27  阅读次数:3864

国际焊接学会(IIW)第71届年会及国际会议2018715~20日在印度尼西亚风景怡人的巴厘岛召开。共有来自全球47个国家的700余位专家学者及陪同人员参加了此次会议。我国共有来自哈尔滨工业大学、清华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安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北京工业大学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等的近90位专家学者参会。中国焊接学会理事长、哈尔滨工业大学冯吉才教授;前理事长、清华大学陈强教授;副理事长、钢铁研究总院田志凌教授;副理事长、北京工业大学李晓延教授;副理事长兼司库王麟书研究员等出席会议。

会场外景

  15日召开的IIW会员国家代表大会(General Assembly)公布了IIW执行委员会(Board of Directors)部分新任委员名单,中国焊接学会副理事长、北京工业大学李晓延教授当选为委员,任期三年。

IIW 会员国家代表大会上公布新增执委名单,李晓延教授当选

IIW是全球最有影响力的国际焊接组织,目前共有56个会员国家组织,其宗旨和目标是作为全球性的网络平台,促进先进焊接技术的交流与发展,使人类生活更美好。IIW执行委员会(BoD)是IIW的最高管理机构,负责IIW发展战略的设定、IIW相关政策的研究与制定等。执委会总人数在13人以内,每年更新3~4位成员。执委会成员来自企业、高校、行业组织等领域、分管不同内容,包括管理(governance& management)、市场(communication & marketing)、地区会议(regional activities)青年学者(young professionals)、国际授权 (IAB)等。执委会委员当选主要有两个途径,一是:IIW秘书处每年面向各会员国家组织征集提名,执委会现任委员通过对提名人的打分、投票选举出新的委员;二是:未来两年组织IIW年会的会员国家可以推荐一个名额,不经选举进入执委会任委员。今年IIW执委会共增补了三位委员,李晓延教授和日本的Shuji Aihara教授经选举成为执委会委员,另一位委员是由IIW 2020年会组办方新加坡焊接学会推荐的孙政博士。除新任执委会委员的职务外,李晓延教授还同时担任IIW 技术委员会(TMB)委员(2016~2019)。TMB负责监督、协调IIW相关科技活动的方向与目标、根据执委会的意见或建议提出相关科技活动的议案。工作任务包括促进先进焊接、连接及相关技术的发展、促进焊接科技的交流与成果转换、在技术层面监督IIW标准化工作、IIW有关奖项的评定等。

中国焊接学会1964年加入IIW,先后有潘际銮院士、关桥院士、吴林教授、单平教授、陈强教授、田志凌教授、吴毅雄教授等多位专家学者在IIW执行委员会及技术委员会任职。潘院士、关院士、陈强教授还曾担任IIW 副主席。学会前任副理事长、上海交通大学吴毅雄教授在此次会议上刚刚卸任IIW执委会委员职务。

15日下午的开幕式进行了IIW的颁奖典礼,清华大学毕业博士生曾锦乐获得IIW 2018 Henry Granjon PrizeA类方向)。Granjon奖是针对青年学者及学生设立的奖项,要求候选人为博士毕业三年以内,其毕业论文涉及焊接及相关内容,具有一定的创新性。Granjon奖共分四类方向:A类:连接和制造技术;B类:材料行为和焊接性;C类:设计和结构完整性;D类:与人相关的主题。今年的Granjon Prize共评出了前三个方向的奖项,另两位获奖人为德国的Peer Woizeschke博士和加拿大的Kyle Tousignant博士。曾锦乐博士在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都东教授指导下于2017年完成了博士学位论文,主要关注焊接过程机器视觉与智能检测研究,其研究成果在航天和能源装备制造领域已开始得到应用,在增材制造领域也具应用前景。

曾锦乐博士获得 Henry Granjon Prize (A)

此次会议共进行了10个奖项的颁奖活动,共有来自中、美、德、法、日、韩、澳大利亚、塞尔维亚、加拿大的15位专家学者获奖。

 

 

全体获奖人合影

15~18日期间,IIW各专业委员会开展了单独及联合的学术交流会议。在IIW17委(钎焊及扩散焊)的会议上,中国焊接学会理事、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熊华平研究员当选为该专委会主席。IIW 17委员会的研究领域包括金属材料及焊接部件的冶金性与机械性,对新型填充金属也有涉足。熊华平研究员自2013年开始担IIW17委副主席,此次会议任主席,任期三年,是我国首位在IIW专业委员会任主席的学者。

 

为期4天的年会中,13委与15委(焊接构件和结构的疲劳、焊接结构设计、分析和制造)、18委与IAB-A(焊接及相关工艺质量管理、国际授权机构A组)、10委(焊接接头性能与断裂预防)与12委(电弧焊方法与生产过程)、15委(焊接结构设计、分析和制造)、1委(增材制造、堆焊和热切割)、4委(高能束流焊接)、12委(电弧焊方法与生产过程)、7委(微纳连接)、SG212(焊接物理)等举行了联合会议,其他委员会也开展了单独的学术交流活动。

中国焊接学会自去年开始组织业内专家学者进行“IIW研究进展的编写活动,今年的编写会议已于7月初启动,共有20余位专家学者参与编审。部分编委哈尔滨工业大学王浪平教授、迟大钊副教授、曹健教授、上海交通大学王敏教授、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陈俐研究员、清华大学都东教授、邹贵生教授、西安交通大学张建勋教授、哈尔滨焊接技术培训中心解应龙研究员等参加了上述会议。

19~20日召开了主题为先进焊接与智能制造为主题的国际会议,会议按照焊接技术、先进焊接工艺(III)、腐蚀与失效分析四个单元进行了论文交流活动,共交流论文80余篇。我国来自清华大学、哈尔滨工业大学、上海交通大学、西北工业大学、北京航空航天大学、上海工程技术大学的学者及学生在会议上进行了论文交流。

 

 

 

中国学者的学术交流活动

除了学术活动外,会议还进行了IIW BOD(执委会)、TMB(技术委员会)、RA(地区工作委员会)、Res(战略研究工作委员会)、Organizers Meeting (年会组织者会议)YP(青年专家)等的工作会议。

在社交活动方面,印尼学会组织了有当地特色的招待会与宴会,穿插了民族舞蹈、昂格隆乐器演奏等节目,让代表们体会了浓厚的地域风情。17日晚,中国焊接学会组织了中国代表专属的聚会活动——中国之夜(Chinese Evening)。我国参会的专家学者、学生及部分海外华人近90人参加了此次活动。理事长冯吉才教授、前理事长陈强教授等学会领导出席活动并讲话,对我国几位学者在此次年会中任职、获奖表示祝贺,也期望我国青年学者能够再接再厉,为我国的焊接事业贡献更多力量。活动促进了学会的凝聚力,给大家的印尼之行留下了深刻印象。

 

 

中国之夜

 

2019IIW 72届年会将于77~12日在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召开。

 

 

中国代表合影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文章转自中国焊接协会微信平台